在西周,全社會按照親親尊尊的原則,實行世卿世祿制度,政治權力是世襲的,這就叫“大人世及以為禮”。在漢代,主要以察舉制度選拔官吏,之后就是九品中正制。統治階級在實行這些制度時,并非否定選賢舉能,但政治權力卻主要在貴族階層中分配,人所熟知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詳細] 時間:2021-10-25 16:43 查看:17次 標簽:顧春科舉制士大夫
《康熙字典》于清朝康熙年間編纂而成,因此名叫《康熙字典》,該字典由張玉書、陳廷敬兩位負責,修纂官凌紹霄、史夔、周起渭、陳世儒等合力完成。該書的編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書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前后經歷了6年,對傳承我國漢字文化、推動字典...[詳細] 時間:2021-10-25 16:37 查看:27次 標簽:尹傳政《康熙字典》文化傳承
央視制作并播出的6集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蘇東坡》制作精良,觀后有令人欲罷不能、意猶未盡之感。眾所周知,蘇東坡以其無與倫比的天才創造和人格魅力,成為一個跨越時代、種族和地域的文化存在。千百年以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帶著尊崇與熱愛評議與追懷這位集作家、畫家、書法家、政...[詳細] 時間:2021-10-25 16:28 查看:21次 標簽:李安書院文化協同創新
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膾炙人口,家喻戶曉。不過,前幾年,有人撰文指出,其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很可能出于后人修改,并非李白原作。文章是揣測之辭,但標題卻是肯定的表達:《“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李白詩句》。此論一出,網上迅...[詳細] 時間:2021-10-25 15:29 查看:9次 標簽:王瑞來天生我材必有用《將進酒》
《人日思歸》是一首廣為傳誦的名作: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詳細] 時間:2021-10-25 15:27 查看:10次 標簽:鄧芳《人日思歸》詩歌
辛棄疾的詞在宋代詞壇和整個中國詞史上均堪稱高峰。他的名篇《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幾乎為各種詩詞選本所青睞,也入選中學語文課本。...[詳細] 時間:2021-10-25 15:24 查看:17次 標簽:錢念孫辛棄疾《水龍吟》
晚清時期,沉寂兩百余年的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重新為經世致用的士人群體所推崇。在這樣的氛圍中,自青年時代起,張謇就開始接觸、研讀《日知錄》《明夷待訪錄》及《王船山遺書》。在張謇的論述中,多次提及顧、黃、王三人,時間跨度近五十年之久??梢哉f,張...[詳細] 時間:2021-10-25 14:45 查看:36次 標簽:梁林軍清初三大思想家張謇
學生常問:儒家何以興盛?我回答:“有經學教材,是儒家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彼^經學,即儒家學派在經典的詮釋中,注入了自己的學說、思想,為己所用的學問。...[詳細] 時間:2021-10-25 14:42 查看:15次 標簽:邊家珍徐瑛子《詩經》《毛詩傳箋》
長篇小說《暴風驟雨》,以1946年至1947年間東北土地改革為背景,敘述了土改工作隊開進松花江畔的元茂屯,發動和組織廣大貧苦農民斗爭惡霸地主韓老六,進行土地改革的全過程。...[詳細] 時間:2021-09-09 09:15 查看:72次 標簽:農村土地改革文學創作《暴風驟雨》
中國歷史上沒有一種人事制度,延續時間之漫長、在國內外影響之巨大,能與科舉制度相比??婆e取士制度,起源于隋,自隋唐至明清,行用了1300年之久,承擔起為中國官僚政府源源不斷輸送管理人才的使命與責任。...[詳細] 時間:2021-08-09 10:59 查看:19次 標簽:科舉世界文明中國古代社會
近來三星堆遺址又“火”了!在這一輪考古挖掘中,新發現的6個坑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青銅神樹、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一件黃金面具體量非常大,有可能成為國內所發現的同時期最大黃金面具和最重金器。一時間網上熱議不斷,甚至有媒體將三星堆稱為“熱搜頂流”。...[詳細] 時間:2021-03-30 16:00 查看:59次 標簽:王學斌三星堆中華文明
潘梓年與艾思奇、李達等我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一道,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傳播、普及、創新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詳細] 時間:2021-03-15 09:14 查看:203次 標簽:馬克思主義哲學潘梓年共產黨員
中外農業交流遠遠早于絲綢之路的開通,至少持續了5000年以上。絲路農業交流對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詳細] 時間:2021-02-10 09:16 查看:157次 標簽:王思明中華農業文明絲綢之路
賈誼被許多人視為懷才不遇的典型,司馬遷在《史記》中更是把他和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合在一起,寫了《屈原賈生列傳》。其實這兩個人物的歷史影響差別很大,所處環境和歷史境遇也有很大不同。...[詳細] 時間:2021-01-25 16:36 查看:122次 標簽:賈誼懷才不遇歷史人物
近百年來,關于“疑古”的爭論一直是史學界富有爭議的話題。學者的研究雖然已經不再受制于疑古思想,但討論的基點,往往是從顧頡剛等疑古派的具體結論入手,做“古史重建”的工作,這正說明了疑古思潮影響的深遠。...[詳細] 時間:2021-01-25 16:34 查看:87次 標簽:代生甲骨文中國歷史
“武裝斗爭”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形式和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而“兵民是勝利之本”則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武裝斗爭”實踐中總結提出的一個獨創性思想。這個重要思想是黨的宗旨在革命戰爭中的具體應用和鮮明體現。...[詳細] 時間:2021-01-18 14:16 查看:154次 標簽:毛澤東武裝斗爭中國共產黨人
漢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標識之一,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智慧不斷凝聚、文明不斷發展的生動體現。因此,漢語言文字研究對于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新材料不斷涌現、理論創新不斷推進、研究方法不斷更新,漢語...[詳細] 時間:2020-10-26 15:50 查看:92次 標簽:王貴元漢語言文字中華文明
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至今仍充滿蓬勃生機與旺盛生命力,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跡。本固根深、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是鑄就這一奇跡的重要基礎。...[詳細] 時間:2020-10-26 09:02 查看:242次 標簽:高翔中國歷史文化優秀傳統
宋王朝建立于唐末五代長期社會動蕩之后,鑒于前代歷史教訓,宋太祖立國之初即推行佑文政策,陸續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提高文官地位的措施。...[詳細] 時間:2020-10-19 13:12 查看:130次 標簽:屈超立從政文化從政精神
我非常不贊成將“王安石變法”說成北宋由盛轉衰轉折點的看法,因為事實上,北宋根本不存在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詳細] 時間:2020-10-12 09:32 查看:106次 標簽:吳鉤王安石變法北宋